“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定西专场 | 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健有力

原创
浏览量

3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定西专场(“一区三地”强引领 “五比五看”促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西县域经济新篇章),定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强介绍相关情况。

定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强

张强:

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介绍定西市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首先,我代表定西市委、市政府和300万定西儿女,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定西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定西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盯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地、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一区三地”发展定位,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坚持高质量追赶发展不动摇,深入实施经济发展比增长看变化、重难工作比攻坚看效果、巩固成果比产业看收入、社会治理比安全看稳定、班子干部比团结看作风“五比五看”行动,先后13次荣获省委、省政府“进步奖”“贡献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健有力的良好势头。

我们聚焦农业优先,全力夯实基础、筑牢产业基本盘。定西是传统农业大市,7个县区中有6个县是农业优先型。我们把稳定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品质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7县区都创建为省级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示范县,粮播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稳居全省“双第一”。我们以工业化理念抓现代农业,围绕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大力发展中医药、马铃薯两大特色优势产业,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和16次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中医药产品已涵盖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等多个系列,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7亿元;“定西马铃薯”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96亿元、居“甘味”品牌之首,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了254亿元,拳头产品“定西宽粉”获评雄安发布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锐)10强,“定西马铃薯”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老百姓心目中,小土豆成了金豆豆,中药材种出了好日子!

我们聚焦工业主导,推动拓存创增、力求工业大突破。紧盯建设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持之以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18.3%,去年我市被省政府评为工业经济稳增长突出贡献地区。我们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全面推行组团式包抓、面谈式问需、保姆式服务、菜单式解难、闭环式考评服务企业“五式工作法”,全市规上企业增加到266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70户,定西高强度紧固件公司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顺泰铝业等6户企业荣膺全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我们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产业链延链补链的“主抓手”,建立健全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近三年签约落地招商引资工业项目306个,到位资金达到了564亿元,三一重能、华润三九、扬子江药业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定西。2024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6.1亿元、同比增长11.1%,安定、陇西、临洮3个工业主导型县区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75%以上,工业大县的作用更加凸显。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组建成立了全省首家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协会,青定智慧谷科技企业孵化器、黄土科技创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挂牌运行,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迈入全省二类地区。我们把工业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优化园区功能,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引导和推动关联产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在开发区集聚发展,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85%以上,7个开发区全部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定西经济开发区跻身“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

我们聚焦城市服务,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定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是承东启西的战略腹地和“陇上旱码头”。我们借助“一带一路”最大机遇和“一核三带”政策平台,加快推动城市功能优化与品质提升,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接续开展“冬日无闲·大抓项目”“奋战黄金季·全力攻项目”行动,2021年以来实施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060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达到了14%,一大批重大交通水利项目建成投用,县县通高速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200万定西儿女吃上了纯净甘甜的洮河水。就业、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定西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招生,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实现县区全覆盖;总投资10亿元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获批建设,7家公立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以上标准,群众享受到了更多优质便捷的教育医疗资源。探索建立“群众急难愁盼一月一难题”常态化整治机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密切关注的烦心事、难心事,托起了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实施,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8.6平方公里,较2020年增加了9.2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89%,较2020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我们的老百姓感叹:咱们也是大城市的人了!

我们聚焦文旅赋能,致力文旅融合、打造区域引爆点。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地,自秦置陇西郡以来,有近2300年的历史。我们坚持用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旅产业融合促进县域经济提档升级。近年来,围绕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定西段建设,编制了相关规划,实施战国秦长城临洮望儿咀保护展示等项目20多个,创排的大型水幕实景剧《再现貂蝉》和情景剧《梦回陇西堂》成为促消费、兴文化的典范。依托渭河源、贵清山、遮阳山等自然风光和马家窑文化、李氏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全力打造环定西U形精品旅游线路,渭源、临洮、漳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去过的元古堆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去年举行的“陶冶天下·物华定西”央视马家窑文化全媒体推介影响广泛,我市新晋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潮城市”。2024年接待游客2461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41.7亿元,分别增长了48%、84%。许多游客感叹:定西是西北“国潮”新地标,来了就不想走!

我们聚焦生态功能,厚植生态底色、标本兼治筑屏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落实国家“黄河”战略、“双碳”战略,大力实施“绿满陇中”行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幸福美好新定西。2024年底,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42%,陇中大地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我们大力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让9316户3.4万群众实现了安居梦。主动承接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建设任务,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实施项目580个、完成投资365亿元,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0平方公里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68%,通渭县南河川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为全省首单成功交易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美丽定西的“实景图”正在徐徐展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经成为历史。

当前的定西正处于蓄势发力、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抢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一区三地”发展定位,纵深推进“三抓三促”“五比五看”行动,夯基培优,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定西篇章。

来源: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