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临洮】那些年,临洮人听过的秦腔、看过的戏

原创 看临洮
浏览量

图 说 临 

流行于西北五省的秦腔,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都是大西北人命运的写照。一曲欢音让人心生愉悦,一曲苦音使人怜悯叹息。秦腔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大开大合,在情感的处理上大起大落,使得观众的情绪为之紧扣,深深入戏。就像作家陈忠实在《我的秦腔记忆》一文中描述的:“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无麦克风设备),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

图片

临洮为陇上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自明代即有戏曲班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临洮衙下集肖家河人肖应元创办了秦腔“福盛社”。“福盛社”从清光绪年间一直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近半个世纪在陇上颇负盛名,先后上演过六百多个剧目,一时名星荟萃,高手云集。在陇上和天水的“鸿盛社”齐名,成为甘肃最有影响的秦腔班社之一。

图片

秦腔老剧本(来源网络)

图片

临洮籍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 王晓玲

解放初,人民政府对原“福盛社”和流落在临洮的戏曲艺人组成“文艺剧社”,后该社落户渭源。1953年,在原临洮城内“自乐班”的基础上组成了“临洮民乐剧团”,首任团长由陈志三担任。“民乐剧团”自成立以来,先后活动近10年,排演150多个剧目,他们移植的眉户剧《梁秋燕》演出时更是盛况空前,街头巷尾传诵“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顺口溜。

图片

一九五四年临洮县民乐剧团演出眉户剧《梁秋燕》

图片

样板戏演出

“民乐剧团”中的董化兰、张临霞(杨玉霞)、惠化俗等人,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好演员。像董化兰在《辕门斩子》《周仁回府》等传统剧目中的演出,那可是天生的须生相,表演时自然洒脱,功力深厚,场场爆满。

图片

董化兰先生演出照

1958年,由县政府拨款,在粮食市原“民乐剧团”的旧址上新建“人民剧院”。在当时,这座能容纳1400名观众的剧院的建成,加上修建的宿舍、灶房和办公室等二十余间,使得剧团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现如今,曾经的人民剧院已被一栋栋商贸中心的高楼替代,被老临洮人称作”戏园子“的地方,已成为留在老一辈人心中永远的回忆。

图片

曾经的人民剧院

1978年12月,临洮县秦剧团成立。当时定编制30人,派王彦元、林俊、张骏先后为剧团负责人,并转调吸收董化兰(须生)、黄胜新(丑)、陈玉霞(旦)、罗三民(须生)、耿育民(净)、韦新民(须生)、常爱莲(旦)、董化民(净)等人为主要演员。他们的身影活跃在临洮城乡庙会和周边县区的戏曲舞台上,为繁荣秦腔文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

图片

临洮县秦剧团

图片

韦新民先生演出剧照

图片

董化兰先生演出剧照

临洮县秦剧团自成立以来,每年演出近300场次,先后排演传统戏、折子戏和剧本戏,积极发展新编历史剧30多本,创排现代戏10多本。他们经常下乡演出,并参加各级组织的戏剧调演,多次获奖,受到临洮乃至省内广大戏剧爱好者的欢迎。

图片

城中公园看戏的老人 1998年

图片

大戏开唱 2009年

图片

台下看戏 2009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群众文化娱乐方式逐渐丰富,临洮县城中公园里,经常会见到临洮的戏迷票友在湖边、凉亭里,自发地聚在一起,过足一回“戏瘾“。

图片

城中广场秦腔演出 2015年

图片

唱秦腔 2016年

2012年5月“临洮县秦剧团”改制,成立“临洮洮苑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临洮县秦剧团)”,这支临洮唯一秦腔专业演出团队在甘肃秦腔界声名远播,他们秉承初心,以“戏曲”为媒,组织开展了几百场次的文化惠民演出,将接地气、暖民心的秦腔演出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真正将文化惠民、服务群众落到了实处。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2023年以来,“洮声秦韵”大舞台《名家荟萃》《秦声飞扬》《戏迷叫板》《“秦”声体验》每周一个板块循环演出。先后邀请秦腔名家倾情演唱,为戏迷们呈现经典传统剧目。

图片

“洮声秦韵”大舞台邀请省秦剧团秦腔名家倾情演唱秦腔传统剧目《慈母泪》

图片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窦凤琴演唱秦腔传统剧目《大登殿》

图片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苏凤丽挑梁主演秦腔剧《火焰驹》

台上帝王将相、草莽英雄轮番登场,演尽人间沧桑;台下掌声雷动,悲欢离合和精彩表演深入人心,叫好声此起彼伏。

图片图片

秦腔经典名剧《周仁回府》在县文化中心成功上演

图片图片

大型秦腔历史剧《洮水明珠》(貂蝉)首演

图片图片

临洮原创秦腔历史剧《赵安献马》首演

每逢大型节庆活动,临洮人家门口的戏台上秦腔剧目轮番上演。

图片图片图片

临洮城市中心北广场秦腔开吼 人山人海

洮水之畔,锣鼓响起,大幕拉开,那穿透天地间的抑扬音调和雄浑之声,合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便是独属于临洮人的文化盛宴。

图片

临洮熙州·明园秦腔惠民演出盛况

参考文献:张祖印《临洮戏剧史略》

撰稿|王晓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