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陇上神泉:温泉康养催生“西北第一泉”

原创 通渭融媒
浏览量

“陇上神泉 书画通渭”——通渭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系列报道,带您走进这座陇上文化名城的肌理,探寻书画传承的匠心、诗词吟咏的雅意、温泉氤氲的滋养、红色热土的初心、陇中风情的醇厚,见证文化沃土如何孕育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陇上神泉——通渭温泉的前世今生。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七)记载:“温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东北流经平襄故城南”。今之通渭即古之平襄县。“万壑琼瑶早雪天,灵泉汨汩泛青烟”——明代诗人王瓒笔下的通渭温泉,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刻下印记。清代《温泉志》更称其“浴可医百病,饮可提神美容”。1937年,长征途中的红军曾在此沐浴休整,为这片热土增添了红色记忆。

通渭温泉自古享有“陇上神泉”美誉,其水温高达113℃,日泛水量6000吨,富含32种矿物质,兼具医疗与康养价值。

2025年,总投资18亿元的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启动,规划建设翰墨文化休闲区、温泉游乐门户区等五大板块,致力打造西北首个温泉康养基地。

春日的温泉开发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生态产业路、农特展销馆等工程正加紧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建龙介绍,通渭县温泉开发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892亩,项目融合陇原风情、书画艺术、农耕文化、红色文旅资源禀赋,为丰富游客体验,项目计划引入多元业态。

兰州市民吴燕感慨:“每两三个月带父母来泡一次,身心疲惫一扫而空”。

近年来,通渭县人民医院创新推出“中医+温泉”康养模式,建成全省首个县级中医温泉水疗中心。

通渭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张晓非:“春天进行温泉药浴,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对全身全骨关节病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也可以增加人体的这个免疫力,促进人体生发之气,助长夏天的生长之气。”数据显示,温泉疗法使患者康复周期平均缩短30%,吸引周边省市慢性病患者慕名而来。

2025年,通渭县已整合各类资金3.2亿元,对温泉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改造提升,旨在打造水清、岸美、路畅的游览通道。门户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温泉公园的建设也同步推进,核心区则重点提升酒店生态园等商服设施,完善景区道路,以温泉为核心,串联书画、红色、农耕资源,推出“品书画、泡温泉、游乡村”的复合型旅游线路,推动“温泉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从“浴疗百病”的自然奇观到“文旅康养”的经济引擎,通渭县以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为契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流淌千年的陇上神泉实质性推进开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绘就一幅生态与人文交织的文旅产业振兴画卷。

通渭融媒记者 包雪瑞 赵媛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