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榆钱青绿时
去安定城郊南山,足步所到,松柏苍翠。路畔上,榆树枝头,挂满钱串,远远望去,满眼新绿。
由于春旱,今年榆钱似乎不甚肥嫩,也似乎比往年小了一点,但没有虫,顺手捋下一把,往嘴里一塞,甜丝丝的,好吃。
榆钱可以做成美食,山中捋回来的榆钱,洗去上面的浮尘,做成囷馍馍,颇有点家乡的味道。
榆钱囷馍馍最好用玉麦面来做,做囷馍馍的面要粗粗的那种,不要太细了,太细了口感就会次了不少。
清洗好的榆钱,据说可以做很多的美味,比如蒸榆钱儿,榆钱儿煎蛋,榆钱儿煎饼,榆钱儿面条,榆钱儿馍馍等等,而我吃过的只有榆钱囷馍馍。
在我的家乡,榆树随处可见,是一种十分普通的树种。街头巷尾,公园里,荒坡上,都能见到榆树高高大大的身影。
榆树耐寒耐旱,是家乡优良的绿化树,生态树,在那远去的饥馑年月,榆树还是许多人眼中的“救命”树。家乡有不少人,就是靠吃野菜树皮,度过了难熬的饥饿,活了一命。那些上了年纪,挨过饿,至今还在世的老人,对煮食树皮的那段往事,恐怕难以忘记。
我看过一本写通渭县饥荒的书,里面有写,十里八村的榆树,被饥饿难耐的农民剥光了树皮,在燥热的风中,因失去水分而枯死。
榆树木质硬,韧性好,是很好的用材树种。以前,松木少,老家用的桌椅板凳,门窗箱柜,都是榆木等杂木做的。编个背篼做个筐,也得剁个榆树棍棍曲弯了做根筋。就是现在,不少人家里,擀面用的案板,切菜墩墩,仍选榆木的。
榆树适宜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生长,那些挂满枝条的榆钱,是榆树的种子,黄熟后,变干变轻,风一吹,便扬长而去,荒滩地埂,山沟野屲,都会扎根生长,无须着意去栽种,也不必浇水培肥,过不了几年,就能长高长大,这也是家乡的大地上,随处可见榆树的原因。
在安定,去南山里随意走走,在一个叫李家岔的山沟沟,我看到几十棵高大的榆树,形成一大片榆林。据现场观察,有些榆树,树龄不会在百年以下。
暮春时节,满沟的榆树,站在夕阳的余晖里,如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伸出那看似轻柔的手臂,捧出串串青绿……(南瓜)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