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一群特殊孩子的“体育人生”——2名奥运冠军 12名全国冠军养成记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4月22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中,我县运动员毛祥祥和队友在越野滑雪女子听障短距离(传统技术)项目比赛中获得金牌。众所周知,毛祥祥2021年毕业于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学习了十一年。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先后培养出了毛祥祥,张伟勤等12名全国冠军,这个学校在残疾人体育方面有什么独到的方法?今天,让我们对话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郭衡,副校长李宏斌。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09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都是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智力障碍等的孩子,学生体质差、肥胖率高、肢体功能受限、交际能力弱、心智低下。面对这群折翼的天使,学校提出了“体育强校”的办学目标和“以体育残”的育人方针,决定在学校大力发展体育,促进残疾学生健康成长。
郭衡,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2011年之前,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与一群特殊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直到那一年因为工作调动,他来到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体育为他和这群特殊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魔盒。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当初过来以后是怎么想着把体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方向呢?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因为我自己学的这个体育专业,自己也一直怀揣着这样一个梦想。来到这个学校以后也看到学校有这样的一群孩子在体育上确确实实有一些天赋,所以就想着试着看能不能把这些孩子在体育上培养,能不能有所发展。刚开始也是等于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地通过慢慢参加县、市级、省级的一些比赛,最后才这样慢慢摸索出了这样一条路。
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郭衡在训练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和听障孩子的交流。为了能和他们无障碍交流,郭衡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手语,慢慢地跟这些孩子的交流才变得顺畅。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一些非常抽象的词语,孩子们无法理解的时候,郭衡就不停地大量地做示范,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甚至无数遍,孩子们才能一点一点的体会动作的细节和要领。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一些困难的事?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遇到的困难也是挺多的。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小的时候和健全人一起参加一些健全人的比赛,他们参加的比如100米200米的项目裁判员发令的时候,他们没办法听到,我作为教练员的话,我就只能蹲到离他们十几米远的地方,给他们打手势。这样的话,往往就造成他们看到我的手势再起跑的话,往往就是比其他运动员起跑就慢了迟了。
这些特殊孩子大多家庭比较困难,而且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家离得比较远,家长很长时间才来学校一次,而他们参加的田径项目对训练要求的竞技水平又非常高。为了更系统全面地训练,郭衡就买一些胡萝卜和鸡蛋,每天给孩子们煮一些胡萝卜和鸡蛋,给他们加强营养。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咱们学校能够培养出十几名全国冠军是这些孩子本身潜质就非常好吗?还是另外有一些别的窍门?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实际上就是在于平时的训练,就是两个字“坚持”,就是常年不懈这种的坚持。包括酷暑寒冬,包括炎炎的夏日,这些孩子都是不休息。只有这种常年长此以往的这种坚持,进行非常系统的训练,他们才能在这些项目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具体是怎么坚持的呢?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比如说寒假暑假,好多孩子他们都是家离得比较远,学校就是免费的提供住宿还有伙食,让他们在学校安心的训练。再一个就是2021年我们的女聋的足球在比赛前期的集训期,我们就是进行一天四练。早上出早操,9点到11点进行上午的训练,下午3点到5点是下午的一堂课训练,然后晚上饭后还要观看今天的比赛视频,通过比赛视频找问题,找完问题之后,晚上我们学校都安灯光,灯光开开晚上还有一堂训练课。
陇西融媒记者张蕾:那这样的训练强度,孩子能接受得了吗?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那个时候也确确实实有些孩子也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一些反应。一个就是给他们思想上做工作,再一个就是平时训练完了帮助他们放松,恢复。那时候孩子们也是吃了非常多的苦,一个个都晒得非常非常的黑。
在艰难的摸索期,孩子们吃苦,郭衡也跟着吃了很多同样的苦。但是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为共同的目标顽强拼搏。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那时候苦是苦,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那时候跟这些队员心里头都有共同的一个目标,就想着能够在全国比赛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半年的艰苦训练,2021年,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第一次参加全国女聋足球赛,取得了全国第6名的成绩。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这么长时间的辛勤的付出,还有孩子们吃的这些苦没有白吃,没有白付出,得到了回报。
十年间,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展现出惊人的运动天赋。在各类比赛中,有2人获得奥运冠军,有12人获得全国冠军,入选国家队5人次。学生张伟勤在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为甘肃代表团在该届残运会夺得首枚金牌,也是甘肃省在全国残运会历史上夺得的首枚冰雪项目金牌。从2014年到2025年,陇西县特教学校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赢得73金32银17铜,在国家级比赛中赢得14金25银12铜,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累计赢得87金57银29铜,共计173枚奖牌。
2024年3月,学校培养的张伟勤、毛祥祥两位运动员在土耳其举办的第20届听障冬奥会越野滑雪女子团体竞速传统式比赛中,挑战风雪、敢打敢拼,以22分33秒6的成绩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听障冬奥会越野滑雪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陇西县特教学校也先后获得了“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2015-2018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甘肃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等殊荣。
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孩子们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是老师和学校一点一滴的全力以赴。在体育的加持下,这群特殊孩子不再“特殊”,成了体育明星,走出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路。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郭衡:比如说学习上,生活上都比其他孩子显得更有自信,包括有些孩子现在走到社会上了,他们也是显得自信心很足,而且他们融入到社会融入得也特别好。
陇西融媒全媒体记者 张蕾 文艺洁 莫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