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一线 | 春耕战鼓响 药香满田埂——看安定区新集乡春耕“药”卷如何书写

原创 魅力安定
浏览量

近年来,安定区新集乡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将黄芪产业确定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之一,以万亩黄芪种植为核心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着力建设“标准化种植+初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新标杆,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图片

天时地利 药香沃土育良品

新集乡总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92米,兼具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肥沃等自然优势,是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的天然适生区。近年来,新集乡党委政府立足“生态立乡、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以“一线两轴一园区”产业格局为主线,通过“龙头企业+科研院校+数字科技+合作社+基地+农户”新模式,打造集中连片黄芪种植基地1万亩,带动全乡15个村形成规模化种植格局。连日来,各村村民纷纷抢抓农时,忙着种植黄芪中药材。小小中药材,正逐渐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图片

政策护航 技术服务到地头

为抢抓春耕时节,新集乡成立黄芪春耕专班,多措并举保障种植进度。一是政策扶持增信心。全乡积极整合产业资金,对连片种植户给予种苗补贴和有机肥补助,协调金融机构发放“黄芪贷”惠农贷款;二是科技赋能提质效。邀请黄芪种植大户对各村进行驻点指导,推广机械化起垄、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发放《黄芪标准化种植手册》200余份;三是全程服务解难题。成立“春耕突击队”,积极协调种苗、化肥、人力、农机等资源,充分激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通过聚合力、提动力、增效益、强保障四项举措,成功创建了以田坪村为中心,辐射新集、石湾等村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带。

图片

能人带动 药田开出致富方

在新集村黄芪种植基地,致富带头人刘志山正带着村民进行幼苗移栽:“去年我家种了30亩黄芪,合作社包技术包回收,亩均纯收入超4000元。今年又扩种了20亩,还试种了黄芪套作模式”。像刘志山这样的种植大户全乡已有200户,通过“传帮带”推动标准化种植技术普及。目前全乡已打造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4个,种植农户10亩以上的达到500多户,发展吸纳就近就地务工1200人,年人均收入约为8000元。

图片

链式发展 药香飘向大市场

新集乡坚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理念,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加工厂依托广东合百草制药有限公司,建设产地初加工车间提升附加值,同时探索黄芪初加工及药膳产品开发,通过电商直播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集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王聪介绍“目前全乡基本建成标准化种植、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生产、电商销售等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乡中药材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中药材规模以上加工企业4家,占全乡规模以上企业比重的80%”。